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8140羽信鸽千里竞翔
  贴心“娘家人”  送法送技能
  田间测产亮数据  科学种田出...
  新闻速递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11-3
 
省农科院阜新科技共建专家团到于寺镇官营子村进行实地测产
田间测产亮数据  科学种田出效益
2023-11-3
 

金秋时节话丰收,农技专家测产忙。近日,省农科院阜新科技共建专家团组织省、市、县20余名农技专家组成7个测产小组,到我县于寺镇官营子村,对甘薯、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农作物进行实地测产,为来年群众选育优良品种、科学种植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在官营子村“辽西半干旱区农牧融合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引领基地”,农技专家们对随机抽取的地块儿进行实地测产,以形成调研报告,帮助更多农民科学种田。他们穿梭于玉米田间,对玉米株行距、株高、穗长、穗粒等主要数据进行理论测量,精确计算出每亩农田的千粒重。

阜新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植保工作负责人隋晓舟介绍:“通过测产,发现这片高产创建田的亩产量平均能达到2000斤,同往年相比,亩产提高500斤至700斤。这片高产创建田采取了综合增产措施,包括选择优良的抗病、高产品种,以及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种种措施把这块地的玉米亩产量提高到了2000斤。所以说用科技种田,一定会创造出一个丰收年景。”

今年,在省农科院阜新科技共建专家团的指导下,官营子村庆年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岩在3000亩玉米大田里,第一次尝试应用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现场专家测出的产量数据让王岩难掩心中的喜悦。他满脸笑容地说:“通过这一年和专家指导组的接触,我们不得不相信科学技术的力量,能把我们玉米亩产量提高到2000斤,这是一个很高的水平了。科学种田确实能增产增收。”

自1982年开始,阜新市人民政府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开启了长达41年的农业科技共建历程,这是全国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开展项目最广的农业科学共建活动。今年以来,省农科院阜新科技共建专家团在于寺镇官营子村建立“辽西半干旱区农牧融合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引领基地”,通过实施“主栽品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多种方法,让示范区建设探索出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促进了农户增产增收。

辽宁省农科院沙地所副所长王海新介绍,今年全院6个研究所,20多名专家在庆年家庭农场进行了科技指导服务,共实施包括玉米种植、水稻种植、畜牧养殖等7个方面的技术指导。从目前的情况看,庆年农场的各种作物取得了大丰收和养殖业取得了良好收益,达到了预期效果。

(季  哲)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