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11、创建文明城市对公共环境有哪些要求?
答:环境整洁,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杂物、无随地吐痰、无损坏花草树木;无乱张贴、无乱涂写、无乱设广告牌;公共设施功能完好,无人为弄脏、无损坏;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图书馆、纪念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12、创建文明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有哪些要求?
答:要求主次干道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隔离设施及标识,人行道平整且缘石坡、盲道线无残缺、无侵占,垃圾箱桶规范设置、分类收集,道路排水设置完善、无明显积水,道路交通标线、路牌标识完整可辨,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区城合理规划、划线停车。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5、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是什么?
答: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6、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7、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1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9、社会公德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答:为人民服务。
20、我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是在几月几日?
答:9 月 20 日。
21、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2、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3、个人品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和善亲切、谦虚随和、理解宽容、热情诚恳、诚实守约。
24、志愿服务的理念是什么?
答: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25、志愿服务精神是什么?
答: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26、什么是志愿服务“三关爱”?
答: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关爱他人:包括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农民工及其子女、留守儿童、残疾人志愿服务。
关爱社会:包括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爱心送文化志愿服务。
关爱自然:包括开展环保宣传、植树种绿、养绿护绿、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
27、 什么是“邻里守望”?
答:“邻里守望”是关爱他人的一项志愿服务内容,即邻里之间多增加接触,多沟通交流,大家互留电话、姓名、地址,相互帮助关心、互相关照、和睦相守,形成“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良好社区关系,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感情沟通交流,增强社区安全感和归属感。
28、市民应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有哪些?
答:在广场、商业大街、火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损坏花木、不吵架斗殴;在禁烟场所不吸烟;在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不大声喧哗、戏闹,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影响他人。
29、市民保护生活居住区周围环境应该怎么做?
答:不乱倒垃圾、污物,不乱堆乱放物品;大力种植花草树木,爱护生活区的各种树木、花卉、草坪;不排放各种有害、有毒物质,保持空气清新。
30、什么是“文明餐桌”?文明餐桌行动的要求有哪些?
答:文明餐桌就是不剩饭、不剩菜,吃不完打包。要求是:节俭用餐、安全用餐、卫生用餐和文明用餐,做到“文明用餐、节俭惜福”、“倡导节约、不剩饭菜”、“合理点餐、抵制浪费”;餐饮单位要求做到不提供低劣变质食品、主动提醒适量点餐用餐、免费提供环保打包餐盒等多项服务。
31、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包括哪些内容?
答: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别人权利、讲究以礼待人、提倡健康娱乐。
32、创建文明城市未成年人应该怎么做?
答: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不乱穿马路闯红灯;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公场所,不大声喧哗,无污言秽语、嬉闹现象。熟练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仪容仪表整洁得体;友善对待外来人员,热情为陌生人指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让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