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2025年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烽火英魂:阜新抗日英雄金子明的血火征程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5-9-2
 
烽火英魂:阜新抗日英雄金子明的血火征程
2025-9-2
 
(上接一版)

亮剑:二十路军的铁路烽火

1932年1月,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授予其部“东北义勇军第二十路军”正式番号。凭借崇高的威望和卓越的组织才能,金子明迅速凝聚了乡村民团、煤矿工人、绿林豪杰乃至爱国士绅,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抗日武装,顶峰时队伍超1.2万人。他们在南满铁路沿线予敌重创——
1月10日,彰武郭家店(今五峰火车站)血战:其侄金玉田率500健儿激战整日,毙伤敌60余人。战士们用最简陋的工具,将一里长的南向铁轨拆毁并拧成“麻花”,严重瘫痪日军运输线。
1月12日,夜袭阜新县泡子火车站:20余名日军在睡梦中被歼,物资仓库焚毁殆尽。当伪县长王恕的告急电飞向奉天时,义勇军早已撤离了泡子。
1月16日,阜新县十家子伏击战:32具日军尸骸冻结在二道河冰面之上,极大鼓舞了军民抗敌信心。
1月下旬,新民县鱼鳞堡子奇袭:成功缴获日军铁甲车,让这支以轻武器为主的队伍首次触摸到了重武器,为后续作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丰碑:彰武大捷的荣光  

1932年2月12日清晨5时,经过周密部署,在凛冽的寒风中,屹立于彰武城墙的缺口处,金子明亲自指挥了这场关键战役。炮火映红了他花白的鬓角——这位柳条边墙旁长大的汉子,用自制的炸药轰开了日伪坚固的城门。经终日血战,义勇军最终光复彰武县城。此捷如春雷震响东北,沉重打击了侵略者气焰,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决心。

转进:浴血坚持与家族牺牲
  
随着日军重兵增援,战局日趋严峻。至1934年严冬,义勇军损失惨重。为保存火种,金子明果断决策,化整为零,转入地下坚持斗争。分别时刻,金将军把最后半袋炒面塞进一位少年兵怀中:“等春天来,我带你们打回家乡!”
追踪金氏一门在抗战期间的故事,堪称满门忠烈:
1935年10月14日,3架日机将故乡索各音艾里(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泡子镇苏和营子)炸成焦土,亲族乡邻死伤惨重。 抗战爆发后,金子明从老家苏和营子带到中原的4个儿子和两个侄子全都投身于抗战。大儿子金玉廷当了军医,二儿子金玉宽当了洞庭湖水运队长,老三金玉文在淞沪战役中牺牲,尸骨无存。老四金玉印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投身革命,后在平型关战役中英勇牺牲。大侄子金玉田原为义勇军支队司令,后在国民党军中任职,辽沈战役中投诚。二侄子金玉祥在抗战中担任部队飞行员,参加过武汉会战。
       金家儿女,用生命书写了一部壮烈的家族抗战史诗。

绝唱:万县秋雨中的永恒挽歌

1939年,深秋的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阴雨连绵,寒意刺骨。金子明赴武汉国民政府请缨重返前线。请缨未果,加之武汉沦陷,他随难民队伍来到万县一位朋友家,撰写东北义勇军抗日史料。壮志未酬的金子明,依旧为抗日大业殚精竭虑,奔走于山城之间。然而,在一次外出联络同志途中,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降临——一辆黑色轿车高速撞向这位抗日名将,最终抢救无效,溘然长逝。他的离世,笼罩着重重疑云,成为民族救亡道路上又一抹悲壮的伤痕。
宋庆龄女士为金子明主持隆重葬礼,东北三省流亡政府的官员参加送葬。抬灵枢的仪仗队缓步迈进,六七里路程竟从上午8点走到下午2点。 英雄的葬礼在悲怆的氛围中举行,雨水敲打着灵堂的屋檐,仿佛天地同悲。宋庆龄女士面容肃穆,眼中饱含痛惜与敬意,缓缓上前,亲手为这位浴血奋战的民族英雄抚平军装上最后的褶皱,动作庄重而哀伤。在她的身后,金子明的子侄辈们身披孝衣,肃立无言……
金子明将军英勇的身躯倒下了,但他那面用热血染就的抗日旗帜永远飘扬,他的精神如同燎原之火,继续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前赴后继,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奋斗不息。     (白 鹏)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