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换装不换心 老兵再出发
  慈善送爱心  温暖老人心
  设施农业防雪灾冰冻天气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乡村大喇叭”传递“党的好声音”
  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1-12-16
 
从“松枝绿”到“制服蓝”,从“保家卫国”到“为民服务”,变换的是战场,不变的是满腔报国热忱——
换装不换心 老兵再出发
——县城镇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退役军人突击队”工作纪实
2021-12-16
 

有这样一群人,青春年少时,他们穿上军装,担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脱下戎装后,他们投身到新的工作岗位继续服务人民。他们就是县城镇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优秀退役军人群体——“退役军人突击队”。

立足岗位建新功

县城镇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现有编制人员58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退役军人。面对崭新的工作环境、陌生的工作要求和完全空白的业务知识,他们从零学起、从头做起,学思想政治、学法律法规、学专业理论。

工作中,他们以最高标准要求自身,勤勤恳恳战斗在城市管理第一线,整治占道经营行为、规范“门前三包”秩序、打击违法建设,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以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的一身正气,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敬佩。他们忠诚担当,保证城市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新征程上创造新成绩,为家乡建设增光添彩。

无私奉献秉初心

县城镇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退役军人突击队”一直把“自己曾是一名军人”的那份初心当成动力,将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做到转业不转志,退役不褪色。

在2020年初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他们主动请战、临危受命。在鑫美园小区“主战场”,他们分设12个小队,一方面做好24小时小区防控任务;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县城区巡逻和疫情宣传,第一时间把防疫知识和防控要求传递给广大群众。有的同志家住农村,上班路途较远,为节省时间,他们主动说服妻子,做到三天两夜驻守在防疫一线。

面对繁杂的创城任务,有不少同志多次放弃个人年休假,他们无怨无悔,甘愿做无私的守护者。说起这些,二队队长赵洪岩说,“从军人到职工,我们变的是角色、是战场,但不变的是初心。非常时期,大家比小家重要!”

老骥伏枥当先锋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繁重、复杂,巡逻、执勤、宣传、处理突发事件……在疫情防控、禁烧禁燃、创城、强拆等一个个战场中,他们冲锋陷阵,时刻准备着,成为最机动的突击队。

10月15日下午5时10分,大队接到创城督察通报,指出县城区兴荣市场周边环境亟待处理。接到任务后,他们火速赶赴现场,按照任务分工,有的清垃圾、有的抬隔板、有的清车辆,一项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尽管天色昏暗、寒风瑟瑟,但每一名同志没有半点退缩。经过5个多小时合力奋战,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和毅力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按照上级要求出色完成了整改任务,进一步擦亮了退役老兵的“精神名片”。

不忘军魂再出发

没有豪言壮语,唯有铁骨铮铮。县城镇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退役军人突击队”队员始终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继续实现着退役老兵的报国志向。

县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队队长李荣臣,还有两年退休。目前,他是单位最老的一线骨干,但不论是创城、抢险,还是疫情防控工作,他都是一马当先。四队队长常晓会,在创城期间两个月以来,积极克服脚踝肿痛的疾病困扰,坚持冲锋在执法工作最前沿。他常说:“我是队长,我必须顶得住、我也能顶得住!”五队队长李云峰、三队副队长齐伟,自开展创城工作以来,周六、周日连续作战,主动担当,为创城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退役军人突击队”队员们本着舍小家为大家的理念,以军人的优良作风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军人的本色。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