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天高气爽。县蒙医“医养结合”医院乐声悠扬、热闹非凡——蒙古贞皮影戏艺术团一行十多人,正在为这里的老人们演出皮影戏。老人们欢聚一堂,看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为传承弘扬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阜新地区失传,县老年人协会在皮影戏传承人张连举的提议、传授和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17年1月正式组建蒙古贞皮影戏艺术团,由县老年人协会副会长、共产党员车广纯担任团长。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车广纯爱好文艺,会拉二胡,但他从未学过皮影戏这一古老独特艺术。年过花甲之年的车广纯迎难而上,带领戏班子全体成员,以张连举为师刻苦学唱练习,并上网了解外地皮影戏情况,随团去凌源、沈阳等地学习,下决心一定要把皮影戏学到手。没有用品,他就自掏腰包7000多元,购置了电脑、投影机等设备;缺乏影人、道具,他就自购塑料板、刀具、染料等,制作影人等共150多件。自古以来,皮影戏的影人都是用驴皮制作的,而车广纯使用塑料板做成,更加廉价、方便,这无疑是一个创新之举。缺少剧本,他就自学打字,打印《四平山》《三打白骨精》《丰收之后》《一份遗嘱》《兄妹比武》等剧本共几十万字,装订成册后发给12名学员每人一份。为外出演出时携带方便,他还自己设计、制作出能够组装、拆卸的影窗。为带领团员更好地传承皮影戏这门艺术,车广纯刻苦钻研、不辞辛劳,常常白天忙了一天,晚上又弄到半夜,在默默付出中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
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车广纯的带领下,蒙古贞皮影戏艺术团演技不断提高,经常出外演出。自2017年以来,蒙古贞皮影戏艺术团先后到蒙古贞广场、玉龙公园、养护院、东顺城小区、阜新市万达广场和兴隆广场等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并引起新闻媒体的重视,多次采访报道。县文化主管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添置音响、字幕显示屏等设备。阜新市非遗主管部门于2021年发文,将蒙古贞皮影戏列为阜新市非遗项目之一。
车广纯的辛苦付出和取得的成果是与他爱人王秀梅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王秀梅主动帮戏班子搞卫生、摆放用品;同时,她跟着学唱、摆弄影人、随团演出,成为艺术团不可或缺的成员。特别是她还学习掌握了字母机的操控,使演员的唱词与唱腔同步出现在显示屏上,大大提高了演出效果。
锣鼓响时代,皮影谱新篇。车广纯和他的皮影戏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他们在赓续中华文脉同时,推动皮影戏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侯玉杰 包文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