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红静 明 月)今年,于寺镇官营子村试行了玉米大豆套种模式,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加持和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实现了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双重突破,一地双收的模式,让纯收入直接翻了5倍。官营子村用科学种植解锁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于寺镇官营子村党总支书记张庆年介绍,套种的效益真是没话说——玉米大的一斤,小的八两,平均下来,一亩地能打3000多斤,玉米一亩能卖1200多块;大豆一亩能买720块左右,再加上480块的大豆补贴,一亩地毛收入就有2400块钱。除去土地承包费和种子、化肥、人工等成本,一亩地净收入有1110块左右。以前单种玉米,一亩地也就挣200多块,一下翻了5倍!
张庆年笑着说,今年村里800亩套种地里,像这样增收的农户不在少数,大家都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
今年于寺镇以单产提升行动为抓手,共落实单产提升面积3.47万亩,在10个行政村进行推广,覆盖面积达3.47万亩,其中3000亩大豆全部落在了官营子村,包括600亩的“玉米大豆套种”项目。据了解,这种套种模式玉米和大豆的亩株数都在6500株左右,不仅有边行效应,能实现养分互补,通风透光条件更好,还能通过合理密植提高产量。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普及节水节肥技术、提升机械化水平,全镇农业生产呈现出“提质、增效、绿色”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镇政府联合农业部门为农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给玉米田配了高氮肥和高钾肥,大豆田配了平衡肥,还发放了滴灌带、主管和施肥小车,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
县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曹艳红说:“我们依托辽宁省农科院的技术,采用了北斗导航播种、宽窄行种植、水肥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目前项目区的玉米、大豆已经进入收获阶段,适时机收,玉米单产能实现‘吨粮田’,大豆单产能达到500斤以上,达到了避旱增产的目的,为今年我县粮产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官营子村的玉米大豆套种模式的成功实践,成为周边村庄学习的样板。张庆年表示,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技术。明年,村里将扩大套种面积,持续推广科学种植技术,让更多村民搭上“增收快车”,让这片土地结出更多“致富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