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高位推动 全力推进 全员参与 向净而行
  “流动书屋”进校园  浓浓书...
  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有力...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3-4-25
 
高位推动 全力推进 全员参与 向净而行
——我县扎实开展“擦亮辽宁、净迎来客”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综述
2023-4-25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振兴,更要生态宜居。年初以来,我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新突破战略重要内容来抓,聚焦“擦亮辽宁、净迎来客”活动,坚持高位推动、全力推进、全员参与、向净而行,大力提升我县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水平。

高位推进“一把手”工程,开启环境整治新征程

我县成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多次安排部署,多次开展全县35个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专题调研。我县先后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季行动”实施意见》《2023年春季清洁行动工作方案》和《阜蒙县春季卫生环境整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确定2023年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工作职责分工和重点区域部署。按照阜蒙县“1+3”主要领导统筹联系督导四大片区乡镇任务表,坚持网格化区域、动态化覆盖、精细化管理、目标化考核的总体思路,建立“全面覆盖、网格清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实现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由单一向互动、粗放到精细、突击向常态转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从源头上彻底根治农村“脏乱差”,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群众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党建引领凝合力,全员参与促发展。

——加大宣传。我县积极引导村民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环境整治,在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上下足功夫,多措并举提升农民思想观念和精神素质。县委宣传部组织全县各单位、各部门通过LED屏、宣传栏、乡村大喇叭等形式零距离宣传文明健康生活理念,不断扩大卫生环境整治工作知晓率。通过阜蒙县电视台、《蒙古贞日报》、“阜蒙融媒”APP等媒体开设专栏,报道全县上下开展春季城乡卫生环境整治的生动场面,向群众展示整治成果。各部门、各乡镇结合实际,印制各种倡议书1万余份,发放给基层群众,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同步发布动员倡议,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引导村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伴随着村民卫生意识的显著提高,随地乱扔垃圾现象明显好转,乡村环境卫生有了极大改观。伊吗图镇庄家店村村民田志坚说:“通过县、镇、村的各种宣传,让我们知道了环境卫生整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现在,村民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没人乱扔垃圾了,村里变得越来越干净、漂亮了。”

——党建引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造福百姓的基础工程,势在必行。为坚决打赢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我县下发了《关于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的通知》,各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起到引导和带头作用。

沐浴着明媚春光,漫步在整洁的东梁镇村路上,满眼都是美丽乡村的春日画卷。东梁镇坚持党建引领,“拆”“建”结合,打造204标杆示范路,拆除道路两侧商铺违规建筑,党员干部化身公路“清洁员”“宣传员”,路随景出、景由路生、路景相依,让“路途”变“旅途”。东梁镇党员刘畅放弃了周末休息时间,积极加入环境卫生整治队伍之中,“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镇整体上已经很干净了,但我们还希望再加细点,为‘五一’来镇里游玩的游客创造一个更加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志愿服务。我县发挥“娜仁花”志愿服务品牌作用,推动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 的2万名“娜仁花”志愿服务者自发参与卫生环境整治。县精神文明办开展“娜仁花”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活动,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助力农村环境整治。“我了解、我支持、我参与。”一名名“娜仁花”志愿者如同雨后春笋般战斗在环境卫生整治的各个现场。沙拉镇朝代营子村村民齐福荣一边捡拾垃圾,一边笑着说:“我是自发参加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为了共同的生活环境,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生活环境好了,心情也舒畅了。”

人人参与,干群同心。志愿者们用扫帚铁锹奏响了环境卫生整治交响曲,以无数微光汇聚时代暖流,彰显了社会文明的温度和高度。

强化网格化管理,落实整治长效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分靠人管,七分靠自律。我县干群同心、协同推进、多措并举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让村庄更宜居、生态更优良、乡风更文明。

我县按照“合理区划、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常态督查”的方法,实行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以镇、村为单位划分保洁责任区域,落实镇、村网格管理人员,实行定单位、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的“四定”保洁管理责任制,建立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包户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实行整村推进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稳步实施、逐步推进。各乡镇、各部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环境长效管护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来抓,周末无休,抓实抓细,助推乡村人居环境迈上新台阶。

——强化责任落实,建立长效机制。走进沙拉镇,记者看到全镇上下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村立足“当下改” 、着眼“长久立”,反复排查、全面整改,进一步完善巡查检查环境卫生整治制度,组织发动各村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台账销号管理,包村领导、干部进村督导,紧盯关键领域、问询整治难点,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到位。

朝代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包海全介绍,“我们村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两委’和老党员组织了一个巡逻队,不定期地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巡查,随时用手机记录不合格的地方,然后通知包片同志,立即清理整改,持续推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

——创新环境整治思路,乡村颜值美丽“蝶变”。垃圾乱堆乱放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难点,垃圾虽然清理了,但还是存在村民乱倒垃圾的现象。面对这种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朝代营子村开始思考对策,下决心再次整改,根治“先治后乱”难题。朝代营子村通过改造荒地、清理垃圾、平整土地,在上面栽树后,不仅还绿于民,还美化了生态环境。附近的村民对这块地的改变更是赞不绝口,“这里原先是垃圾场,脏乱不堪。现在,通过栽树,环境变好了,看着心情也舒坦了!”说起绿化工作的好处,包海全笑呵呵地介绍:“一是把环境改善了,二是老百姓也自觉了。看到这么干净的地方,村民也不好意思往这里倒垃圾了。”

此次清理活动中,沙拉镇共整治类似垃圾场10余处,全部栽植了各种景观树,原来垃圾遍地的“旧貌”已变成现在整洁干净、树木成行的“新颜”。

沙拉镇副镇长白云鹏指着一片刚刚栽好的小树林告诉记者:“这里原先是我们沙拉镇上等皋村群众默认的垃圾点。在‘洗脸行动’中,我们利用十天时间,把垃圾场的垃圾清理完毕,然后重新平整了土地,栽植了1000棵京桃树、800棵海棠树,把周边的环境整治干净了。”

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共出动人员3万余人次,出动车辆1.3万台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万吨,清理畜禽粪污2.7万余吨,整治河流沿岸累计里程1200余公里,清理农村水面垃圾482处次,累计清理农村“三堆”数量2.7万余个……路平道净、墙黄瓦黛、水清岸绿。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阜蒙县的环境更美了。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不仅美了农村的环境,更美了农民的心。在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干干净净迎宾客这条道路上,我县干群正全力进发,向净出发,向美而行。眼下,一幅全员“动”、全域“清”、全面“净”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