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喜迎建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于是,笔者认真学习了《通知》,又翻阅了相关历史资料和报刊文献。随着深入思考,无数人物和事件在笔者脑海里翻腾,不由得心潮涌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一个从辽西北革命老区——号称“小延安”的红色土地——走出来的拥有5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笔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真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真理,社会主义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可行!笔者衷心感谢党的培养和教育,一直怀抱着一颗感恩之心。
根植民族土壤 铭刻红色印记
七家子镇旧贝营子村,最早叫做诺颜浩沁村,亦叫旧贝勒府。这是生我养我的一片热土,是美丽、古老的母亲河——汤头河流域上游的一个小山村,也是1637年蒙郭勒津首位王爷善巴呆过的旧贝营子屯,并建立了蒙郭勒津贝勒府官邸。现存的官邸残留遗址是诺颜老爷庙遗址,诺颜道布切格和原滋原味的原始诺颜十三敖包。这里的山川地貌、名胜古迹、历史人文、美丽传说、古老的民间故事,特别是革命时期的红色故事,红色印迹、红色人物、红色史册等,至今提起来仍让人震憾不已。
这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人民群众是历史上真正的英雄。
1637年后金崇德年间,设吐默特左中右旗,善巴主左旗(蒙古贞旗),赓格尔主中右旗(吐默特旗),从此历史上出现了吐默特左右旗,西为“归化城吐默特旗”,东为“喜峰口吐默特旗”,不久后中旗取消了。吐默特左右旗建制过程中,还要选定治所地点,当初吐默特右旗已选定在北票“黑城子”(巴彦浩硕)。有一年,吐默特左旗贝勒爷(王爷)善巴从右旗向东巡游,他们来到一处山川秀美、草原翠绿的无名屯落,被这里的景色惊呆了。王爷对这里的环境赞不绝口。随从们对王爷说,“看那边敖劳(山)多像欢腾起舞的龙啊!那西边是昂起的龙头,东边是甩动的龙尾。”接着,又指东北边的奴眼哈达山说,“那个独立的山活像是卧着的虎,那是虎头,那是虎背。真是一处龙腾虎跃的风水宝地啊!”
过了几天,他们找来几位风水先生勘察。第二年春天,来了许多泥瓦木工匠,开山采石,运木,建起了吐默特旗的贝勒府官邸。三年后,一座有数十间房的贝勒府(王府)建成了。从此,这里成了吐默特左旗首选的心脏腹地,政治文化中心,一座商贾云集、人来车往的繁华市镇形成了。接着,又在村东山上盖起了呼和浩特风情的蒙古东庙和西边的关老爷庙,还在北山顶上垒起了中间一个大,两边各六个小的蒙郭勒津诺颜敖包。说来也巧,这座贝勒府(王府)就建在了我们邰氏家族从远方迁居来的那个小屯里。
贝勒府建成近20个年头后,因为这里并不是旗域中心,管理全旗政务并不方便,同时东部瑞昌寺(黑帝庙)也已建成。所以,在1652年,贝勒府(王府)东迁到了富荣镇贝力房村。
2017年6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旧贝营子村(诺颜浩沁)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这是旧贝营子村有史以来首次获得殊荣,这一荣誉的获得,得益于这里有令人震憾的文化印迹和山水乡愁的丰厚底蕴,还要归功于有智慧、有创新、有文化、有担当的镇村领导,当然不可忘记的还有当地乡贤付出的的心血和汗水。终于,一个古老文化村落,成为当今“振兴中华,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解放战争时期,具体说是1947年11月,卓东土改工作队第三分团进驻旧贝营子村(诺颜浩沁)。他们是共产党卓东北阜义地区武装土改工作的,分团长是乌兰(乌兰司令),政委是张海,团员有夏凉、霍炎、李宝玉、霞提和包伊赫等。当时,工作团团部就设在旧贝营子村。工作团入村后,开展了一系列土改工作。他们发动群众,严厉打击了国民党军队(驻海州93军)和还乡团、土匪大刀会等多股反动势力,极大地震慑了敌人,鼓舞了广大农民的土改积极性。令笔者难忘的是,亲老叔德吉桑卜身为蒙民大队的一个班长,在保卫家乡的喇嘛板战役中光荣牺牲,年仅25岁。
那时,乌兰天天深入群众,发动苦难老百姓站起来,当家做主人。她还积极组织农会、法官队伍、武装纠察队、儿童团……革命形势如火如荼。
发动群众,培养当地积极分子,是乌兰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农会主席张德,法官朱占清、闫风儒,党的积极分子阿斯冷、温德若、石玉廷等,都是她悉心培养的骨干。这些人在土改及以后的农村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五个月紧张有序的工作,旧贝营子村的土改于1948年4月胜利结束。
挖掘文化内涵 薪火代代相传
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闪亮的近代红色文化,使故乡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随着2017年旧贝营子村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和“三沟”故乡,七家子镇又建立了“党性教育三沟经验纪念馆”和“乌兰英雄纪念馆”。当时,笔者专门写的《诺颜浩沁,我的山水乡愁》一文,刊登在《蒙古贞日报》上。岁月变迁,旧貌换新。如今,家乡真的变成了辽西北文化长廊上远近闻名的红色文化旅游热线,受到人们的瞩目。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刘大白说过:“少年是艺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壮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页一页地翻阅。”回忆自己的一生,笔者为能够生活在这样一片红色热土上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当前,党中央开展 “四史”教育活动,正是一次极好的机会——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纪念先烈、英雄模范人物,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尽管笔者没有经历硝烟的考验,但在和平年代也着实经历了很多磨练,有过许多难忘的工作经历。笔者经历过频繁的工作调动,曾经调转十六次,先后在十六个岗位上工作。笔者还曾先后两次带队抗震救灾,一次带队战备施工。在繁杂的工作中,笔者一以贯之,始终坚守住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百年征途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笔者衷心祝福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祖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继续取得一个又一个让世人刮目相看、载入史册的辉煌成就。
中国共产党万岁!祖国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