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播是稳产保供的重要一环。自4月20日开始,我县各乡镇田间地头热闹起来:一台台颜值高、气质足的智慧农机纵横驰骋,大显身手,一幅“智慧春耕图”在沃野田畴徐徐展开。
在福兴地镇生宝村,俊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杜志博一边调试着已经安装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播种机,一边介绍说,“这个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是去年安装的。在作业过程中,它可以按照提前设置好的参数,实现自动辅助驾驶,无需驾驶员手动驾驶,从而降低驾驶员的疲劳程度,作业也变得更加精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记者在生宝村春播现场看到,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拖拉机方向盘自动调整方向,行走路线顺畅笔直。据介绍,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是利用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信息,由控制器对农机的驾驶系统进行控制,使农机按照设定路线(直线或曲线)进行播种、收割等农田作业,有效解决了传统农机作业中的各种精度问题,降低了驾驶员劳动强度,延长了有效作业时间,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作业质量以及土地利用率,真正实现高效益生产。
农机越用越先进,“铁马”已成为现代农业的标配。深耕深松、播种、喷防、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新技术的应用、新模式的推广、新主体的进入,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夯实了持续稳定丰收的根基,让蒙古贞沃野田畴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农业生产者带来巨大变化,不仅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也使农民耕种更轻松。
杜志博介绍,“合作社现在用的是高精度精密播种机,和以前的播种机相比,作业效率更高。小型播种机每天作业量在50亩地左右。这种六行的高精度播种机平均每天作业面积在200多亩地。出苗儿率也更好,达到95%左右,供肥量也更精准。合作社现有四台播种机在作业,日作业量在600到800亩左右。今年合作社的代耕任务指标是15000亩,预计半个月左右就能完成代耕任务。”
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农机部门将继续指导合作社推进农业机械智能化、数字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全面实现农机作业智能化、精准化、规范化,开启智慧农机新征程,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让农民实现轻松种植、高效作业、高产丰收。
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机化服务部部长梁忠会介绍,“今年,县农业农村局以提升春播质量为目标,帮助农民用好种子、好化肥、好方法、好技术,全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一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农资质量。二是督促农机维修,向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三是推广新技术,比如说保护性耕作、套种、轮作等,主要是提高单产,保护黑土地。四是培训指导,组成专家服务队到各乡镇基层把政策讲清楚,把技术说明白,确保安全生产、提质增效。五是在农业生产上推进智能化发展。在项目上实施远程监控,在电脑上直接能看到作业面积深度、覆盖率;要推广拖拉机驾驶自动辅助系统,提升作业效率;植保要推广无人机作业,使全县农机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水平会越来越高,农民收入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