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细节之处,往往能反映城市治理的精度、社会发展的温度。前段时间,江苏无锡火车站受到不少网友点赞,一张写着“无健康码由此进入”的提示牌,为使用老人机、手机没电、无微信、不会操作、无手机等提供了温馨的解决方案。不止于此,在福建莆田站,在江西南昌站、赣州西站……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设立清楚的标识、醒目的爱心通道、便捷的引导台,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周到服务。
数字时代,信息化应用层出不穷,使用的门槛也提高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健康码的推广应用给人们的出行安全上了一道“保险栓”,为科学防控、复工复产、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乘坐公交、进出社区等日常场景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由于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熟悉智能化设备操作,也遇到了一些不便。随着移动支付、数字政务、预约问诊的进一步普及,老年生活的需求与数字社会的供给不相匹配的情况时有发生。
看似明显的“数字鸿沟”,其实在人性化的服务、精细化的治理中可以迎刃而解。火车站增设一个提示牌,给初来乍到的旅客以充分的安全感;医院开辟一条人工通道,为一些老人解决了实际困难。这些看似不太重要的细节,在老年人眼里真是解决了大问题。在陕西西安一家电信营业厅,一位老人送来水果,专程感谢营业员帮她申请注册健康码;今年重阳节,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为一家报纸上的“图示版智能手机使用教程”写了感谢信,“这真是为老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一个个有温度的善举,一次次有耐心的帮助,让老年人的数字生活有了坚实的依靠。 (下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