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记者在王府镇百亩膜下滴灌旱作水稻田里看到,水稻秧齐苗壮,绿油油的水稻秧苗横成行、竖成列,好似绿色的“地毯”。
今年,辽宁天阜集团在王府镇河东村流转土地100亩,引进由新疆天业集团首创的膜下滴灌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实现了“水稻旱作”。该技术使用新疆天业集团水肥一体化技术,突破传统 “水作”方式,打造辽宁省首个全生育期无水层、不起垄的膜下滴灌水稻示范区,可节水60%以上。同时采用机械直播,实现节水、省地、全程机械化。
据天阜集团营销服务中心负责人马思远介绍,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是2004年新疆天业集团立项并在全国推广的技术。此项技术不仅节水节肥,还增产增效——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836.9公斤,为我国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水稻高效种植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新疆地区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内地推广面积达到150万亩。
马思远介绍,今年,天阜集团选择种植百亩旱作水稻技术基于三点:一是提高水稻节水能力。传统水田每亩耗水量达到2000立方至2500立方水;膜下滴灌旱作水稻全程只需要700立方至750立方水,节水率达到了60%,降低了水费成本。二是膜下滴灌旱作水稻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可节省田埂、水渠等占地面积,利用率提高了10%至15%。三是有助于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以及农药除草剂对苗儿产生的化学危害。
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技术在辽宁省属首创,在阜新地区更是个新鲜事儿。王府镇农民不甘落后,紧跟时代潮流,学习并应用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技术。正在田间维修滴灌管的河东村村民郭春雨种了半辈子地,他此前从来没种过水稻,更别说膜下滴灌旱作水稻了。可他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通过到水稻试验田打工,既学到了技术,又增加了收入。郭春雨主要负责灌水、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他说,“膜下滴灌旱作水稻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开始什么都不会。天阜集团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耐心地讲解这个水稻怎么施肥、怎么浇水、怎么进行田间管理等。现在,我们老百姓也可以自己种植水稻啦。”
据介绍,今年试种成功后,明年,天阜集团将在我县积极推广。
天阜集团突破“水稻离不开水”这一规律,采用膜下精准滴灌,将水稻种植到了旱地上。这一水稻旱作“革命” 节约了淡水资源,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助力我县农民走上新型节水增收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