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刚刚赴京参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载誉归来,59岁的张彪就连夜赶写起汇报和宣讲材料。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要影响和带动更多人争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彪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誓把为民服务的“接力棒”传下去。从热血青年到年近花甲,在司法战线奋战38年的他,为百姓动真情办实事的初心始终滚烫炽烈。
实践员:以群众为师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司法局,有一间张彪先进事迹展室,里边的一项项荣誉、一张张照片,真切还原出这位政法尖兵的“炼成”之路。
1984年,张彪从部队复员后,来到刚成立不久的县司法局工作。初来乍到,他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社会经验也欠缺,处理纠纷的时候,不是吃“闭门羹”,就是遭到矛盾双方的指责,常常是纠纷没调解好,自己还憋了一肚子气。
张彪回忆,“那会儿血气方刚,听到双方掰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鸡毛蒜皮的事儿,听着听着就烦了。他们一看我吹胡子瞪眼的样子,就更来气了”。
年轻的张彪挨过骂,也挨过打,心里头委屈,多少次想脱下警服不干了。可他终究没有放弃,咬牙坚持了下来。原因无他,“老百姓求助时渴盼的眼神、问题解决时感激的目光,让我萌发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下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