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    
  心手相牵,共筑雪域高原中国梦
 
 
 
数字报首页
 
 
2021年8月20日
 
心手相牵,共筑雪域高原中国梦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西藏发展纪实
2021-8-20
 

(上接三版)

如今,西藏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现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地质公园、9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2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3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域标准;2020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9.4%……今年5月1日,西藏正式施行《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生态文明建设从注重保护向主动作为转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西藏各族儿女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求,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全力守护雪域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的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高度重视,将“强边”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6月29日,身着传统藏装的玉麦乡原乡长卓嘎站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接过“七一勋章”。那一刻,她的心情无比激动。

“在海拔3600多米、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多的边境高原上,你们父女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这种精神令人钦佩。我向你们、向所有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不久,卓嘎、央宗姐妹就收到了这封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热情洋溢的回信。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她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如今,在卓嘎、央宗姐妹爱国守边事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群众搬进了玉麦。这个曾经的“三人乡”,已成为西藏守土强边的典型代表。

2018年以来,西藏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边境地区群众生活大幅改善,广大边民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守护着国境的安宁和万家的平安。

雪域高原的发展,离不开来自中央和其他省份的大力帮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

深情寄高原,无私写赞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加大支援西藏力度的同时,中央部委和全国相关省份对口援藏发挥强大组织优势,动员社会广泛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深入开展,“组团式”援藏开创援藏新局面,凝聚起西藏与全国其他省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力量”。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

“只要跟中国共产党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协力,加强民族团结,我们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的西藏,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各族人民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团结一心,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携手奋进。

跨越23年的深情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对雪域高原关怀备至情深意切,深厚的人民情怀赢得西藏各族儿女衷心爱戴

布达拉宫广场,雪域高原沧桑历史的见证,也是西藏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在西藏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来到这里,同各族群众面对面,祝福他们“扎西德勒”。

“西藏海拔高,总书记亲自来到西藏,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我们的特殊关心和关怀。”回想起在布达拉宫广场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57岁的拉萨市民边巴旺杰激动不已。

第三次来到雪域高原,习近平总书记尽可能地多看一些地方,多接触一些当地干部群众。

卧室、厨房、储藏室、卫生间……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看得仔细,问得仔细,叮嘱得仔细,处处体现出对高原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

情暖雪域,爱洒高原。对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儿女,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送来深情关怀,温暖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心。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西藏各族人民健康,殷殷关切动人心——

2018年2月12日,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询问西藏相关地区负责同志:“大骨节病现在人多不多?”

西藏曾是大骨节病的高发区,生活在偏远地区的百姓深受病痛折磨。为送走“瘟神”,近年来,西藏下大力气开展大骨节病防治工作,采取补硒、换粮、搬迁等综合措施,使大骨节病得到了有效遏制。

不仅仅是大骨节病。近年来,包虫病、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等曾肆虐西藏的疾病得到有效防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深入开展,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1.1岁。

习近平总书记关注西藏教育文化事业,谆谆教诲催奋进——

“希望同学们胸怀大志,报效祖国,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2011年7月,习近平同志来到西藏大学亲切看望师生,勉励同学们立志扎根西藏,踊跃到农牧区去,到祖国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通过向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致贺信,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等多种形式,关心推动西藏教育事业发展。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西藏长远发展,强调“要培养更多理工农医等紧缺人才,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市场需求办好职业教育,科学设置学科,提高层次和水平,培养更多专业技能型实用人才”。

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此次西藏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八廓街风貌,走进特色商品店,询问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藏文化传承保护等情况,关心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同各族干部群众共同观看民族文艺演出,对西藏文化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西藏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建立起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目前有各级各类学校3195所,在校学生近89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95.03%,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1年。西藏传统文化、非遗保护不断焕发时代光彩,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爱西藏干部,深情关爱暖人心——

在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对西藏干部的生活表示深切关心。此次西藏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殷切叮嘱重视干部职工健康保障工作,解决好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鼓励下,西藏广大党员干部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为西藏的繁荣发展矢志艰苦奋斗。

“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高原人民不会忘记,为了西藏的发展,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援藏干部传承“老西藏精神”,前赴后继奔赴雪域高原,谱写出催人奋进的援藏精神赞歌,让雪域高原不断焕发新时代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关怀西藏宗教事务,促进宗教和顺——

坐落于拉萨西郊根培乌孜山南麓的哲蚌寺是藏传佛教著名寺庙。7月22日下午,当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措钦大殿广场时,法号齐鸣。

在寺里,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众僧人专注倾听:“宗教的发展规律在于‘和’。任何宗教的生存发展,都必须同所在社会相适应,这是世界宗教发展传播的普遍规律。藏传佛教的发展,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有利于社会稳定。宗教要和顺、社会要和谐、民族要和睦。希望藏传佛教沿着正确发展方向,我相信这条道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哲蚌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白拉桑激动地说,哲蚌寺建寺605年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到此考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哲蚌寺的关心和对藏传佛教的关怀。

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促进西藏长治久安的一个重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工作。

2015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接受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拜见时,希望班禅要积极开展教义阐释,弘扬藏传佛教教义中的扬善抑恶、平等宽容、扶贫济苦等积极思想。在2016年4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推动下,新时代的西藏,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爱国宗教人士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宗教信仰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宗教事务管理规范有序,各种宗教、各个教派都得到尊重和保护,宗教和睦和顺。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西藏民族团结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是西藏著名的旅游商业街。这里店铺林立,游人如织。

走进八廓街,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

八廓街如一个缩影,映照的是西藏民族团结的大局。

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西藏生活着藏、汉、回、珞巴、门巴等40余个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了西藏全局工作的特殊位置,强调:“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

以地方立法形式提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每年9月定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让民族团结教育走进各级各类学校课堂,大力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个人……如今,西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交往交流交融开新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凝聚起共同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

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由1951年的1.2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902.74亿元;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8元,比上年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56元,比上年增长10%……

雄风浩荡藏万卷,磅礴大气独凛然。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西藏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光辉引领,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各族人民坚信,未来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西藏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新华社拉萨8月18日电  记者沈虹冰、林晖、张京品、王琦  参与记者:李键、王泽昊、范思翔)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