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     <<上一版    
  文化观察: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沿着敖包寻找生命的精神原乡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3-4-25
 
沿着敖包寻找生命的精神原乡
——评娜荷芽散文集《仰望敖包》
2023-4-25
 

捧起娜荷芽最近创作的散文集《仰望敖包》,只阅读了几个题目和章节,就被那种情感真挚的表达和独特的蒙古勒津风情深深吸引住了,于是,萌生出恨不能一气读完的冲动。可是,要欣赏这样既有地域文化又具文学美感的作品怎能走马观花似的浏览,于是,便静下心仔细品读起来。

散文集《仰望敖包》主要描写的是作家年少时对家乡的记忆和蒙古勒津文化带给自己的影响,以及作家成年后对蒙古族文化的深刻解读和与本民族文化血脉相融的情感。

文章中通过对蒙古勒津文化的探究和精神书写,让我感到了作家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和敬仰,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作家精神世界追求的辽阔与高远。从《仰望敖包》《我那吉祥如意的窗户》等反映蒙古族人生活的散文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家对故土的热爱之情。从《艾里是蒙古勒津的胎记》《呼瑞——呼瑞——》《翁山颂:蒙古勒津山水颂歌》等描写家乡风物的散文中不难看出,作为蒙古族作家的娜荷芽早已踏上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寻根之旅,并将自己的思想深深根植在了红山文化的源头。

“我的血管里流淌着蒙古族人的血液,蒙古勒津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感染着我,我的言谈举止不乏蒙古族人烙印,即使我能用汉语流利说写,但话一出口,就有人听出浓浓的蒙古族味道,我暗自窃喜,这说明我与我的民族贴得很近,很近……”此段文字是作家在自序中的情感表达,从这段饱含真挚的表达中可以看出,作家为自己身为蒙古族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种骄傲早已融入到她的人生价值观上来,彰显了她的人生追求和信仰。

娜荷芽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乡衙门村。其先祖是康熙帝嫡亲孙女、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嫁给蒙古勒津第六代王爷阿拉巴坦时随从来的,公主去世后就成了守陵人。少儿时代的娜荷芽常与小伙伴到村敖包附近玩耍,当她看到一座座敖包时心里是忐忑的,神秘的。等她长大了,听村里的老人讲起敖包的来历和过敖包节人们怀着虔诚的心情祭祀敖包时,便由恐惧变成亲近和敬畏。正因为少年时代的对蒙古族风俗习惯有了认知和接触过程,才使她关注的不是我将向何处去,而是我从哪里来的寻根意识,才促使她成年后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了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

娜荷芽曾对我说,少年时代的她对于祖母头顶疙瘩鬏上戴着的镶嵌有红玛瑙或绿松石的银簪和邻里老人穿着的长袍短褂印象很深,记忆犹新,而邻里之间一直沿袭着的蒙语对话更让她无法忘却。从小受蒙古族民俗文化熏陶影响,她怎能不对故土怀有深深的眷恋情结?怎能不怀有对本民族的挚爱忠贞之情?从祖母发髻上的银簪到阿妈烙的薄皮馅饼,从艾里的蒙古勒津胎记到希日塔拉草原,从海棠山摩崖造像到瑞应寺的双眼井等这些成长记忆和蒙古勒津文化符号,在她的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烙印早已渗透到了她的血液里,成为她生命血脉相连的一部分, 为此,她才会有成年后面对红土高原上的蒙古人泪如雨下的情感,才会有对《翁山颂》《达亚波尔》和尹湛纳希所著的《一层楼》情有独衷。

如果说少女时代受故乡环境的影响和家庭耳濡目染以及与生俱来的情感让作家对蒙古勒津这片热土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缘的话,那么,成年后的作家对本民族文化的探索精神便促成了她的文化自觉意识,而这种文化自觉便来源于她成为作家后的文化自信。

娜荷芽对我说,假日里,她背包行走是为了寻找。她曾去朝阳北票拜谒尹湛纳希,去内蒙古参观喀喇沁王府,去云南参加西南蒙古族文化研讨会,感受体会与自己创作相关的人物事物和地域文化。还有她在某一年某一天想起萧红时,跑到火车站,买一张通往黑龙江的火车票,踏上通往呼兰县的列车去拜谒萧红故居;她想起石评梅与高君宇时,也会泪流满面地为他们的生死恋而歌并专程到北京陶然亭凭吊。缘由这种执拗和神经敏感的特质,也让她的作品充满了执著与坦荡,激越与豪迈的风格。每当娜荷芽与我谈起有关蒙古勒津的故事时,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经常潮湿,心情激动,仿佛让我看到了她呼啸的血脉和跳动的脉搏。

一花一树总关情,云卷云舒几度秋。散文集《仰望敖包》中,既有作家对故乡炊烟、牧场、山川、河流的精心描绘;又有对古塔、城墙,甚至是墓园的抒怀。作家如果不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如果不是对地域历史和文化的痴迷,怎会对生长在红山文化根系上的“庄稼”(查海文化)、古城古塔和高于寺院的扎仓凝神关注。

我始终认为,作家具备什么样的性情,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一个趋炎附势、奴颜媚骨的作家绝不会创作出有正义感、弃恶扬善的作品来。而一个有正义感和担当意识的作家一定会创作出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来。娜荷芽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寻根情结注定令她成为一位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作家,因为她的担当意识总是激发她要为生养她的地方做点什么。与娜荷芽聊天,她坦诚率真的性格一直感染着我,这种坦诚和率真加之担当意识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注定会让她成为大气度的女人!

散文集《仰望敖包》的问世,让娜荷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辽西蒙古族地域文化的传播者。毫不夸张地说,《仰望敖包》既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的文学专著,又是一部地方文献性的典藏,对繁荣辽西地域文化,解密蒙古勒津历史,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史学价值。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