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下一版>>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
  刘彦鸿调研福兴地镇抗灾救灾成果及当前重点工作
  肩负青春使命  礼赞建团百年
  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促落实 强监管以政务公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2-5-16
 
促落实 强监管以政务公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包 峰
(2022年5月15日)
2022-5-16
 

  过去一年,阜蒙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政务公开贯穿政务服务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有力有效发布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规范有序发布疫情防控信息,持续深化政务信息管理,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效。

今天是全省第十六个“政务公开日”,主题为“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县政府系统要紧扣活动主题,以“政务公开日”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通过政务公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大力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一、以规范化为引领,提升政务公开标准

一要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必须应公开尽公开,全面落实26个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落实各领域统一公开标准,及时公开相关领域信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着重发布解读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政策措施,精准把握市场主体和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助企纾困、减税降费、疫情防控、稳岗就业等领域的政务信息,以政策解读的“透”引导市场预期的“稳”。

二要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开。认真落实公文公开属性认定制度,全面做好规范性文件集中公开,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库,整合现行有效信息资源,保持动态更新,方便群众全面了解各项制度规定,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同时,要完善更新《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全流程管理,不断推进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建设。

三要严格做好信息发布审核。要切实提高政府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坚持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三审制”,确保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运行。同时,要在公开工作中增强规范意识,对公开信息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防止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或泄露个人隐私、商业机密,防范泄密风险。

二、以创新化为手段,丰富政务公开形式

一要丰富政策解读形式。进一步加大政策文件解读力度,注重对政策背景、出台目的、重要举措等方面的实质性解读,努力实现政策性文件解读全覆盖。通过依托开展“重要工作部门谈”“对话民生”等活动,充分利用图表图解、访谈交流、问答互动、动漫动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政策解读,切实提升解读质量,让群众看得懂、信得过,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塑造法治政府公信力。

二要加强公开载体建设。严格按照“谁开设谁主办,谁应用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政务新媒体使用,定期对政务新媒体账号进行审查,杜绝出现“僵尸账号”和“空壳账号”,保障群众获得政策信息渠道,方便群众办事,加强群众与政府的有效沟通互动。

三要优化政策咨询服务。提高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实体政务服务大厅的政策咨询服务水平,加强政策咨询窗口建设,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政策咨询服务,更好解答有关生育、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纳税、疫情防控等方面与群众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同时,通过“群众难题我来答”等活动,对“12345”热线平台、领导信箱等群众诉求相对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通过政务新媒体和政府网站及时发布典型案例解决群众诉求,提高政务服务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

三、以便民化为导向,注重政务公开实效

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网站建设。通过加强日常运营管理,科学完善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做好信息更新,做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并加强多部门协调配合,确保多渠道信息对称、数据一致,防止出现“合成谬误”。特别是要定期开展网络安全自查,确保政府网站高效、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要依法依规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切实转变观念,把依申请公开工作作为服务企业群众的重要方式,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收、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等环节的制度规范,拓展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更好发挥互联网+政务作用,为申请人提供便捷服务。严格按照法定时限履行答复程序,以统一规范的答复格式,标准化答复文书,依法依规履行答复工作,满足申请人对政府信息的个性化合理需求,也保障群众对政府工作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更是社会的期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政务公开工作的各项要求,努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合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