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借他山之石  研攻玉之策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防线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3-11-9
 
借他山之石  研攻玉之策
王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王星星
2023-11-9
 

  2023年3月至9月,我有幸赴江苏徐州开展为期半年的跟岗学习,学习期间坚持以求之若饥、虚心若愚的心态,通过沉浸式体验、嵌入式融入、互动式跟进,深入学习徐州的先进发展理念、创新工作举措、扎实工作作风,同时结合阜新实际,探索研究适合我县发展的“徐州经验”。

一、变客人为主人,以沉浸式体验转变思维方式

跟岗学习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刻解读,又有实践层面的现场教学。徐州的发展证明,经济要发展,思想必先行。为此,我以空杯归零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学习了解江苏、徐州、科技城的工作定位和战略部署。

一是以全国看江苏,走在前做示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高度重视,先后4次到江苏调研、2次在全国人代会上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对江苏提出了“强富美高”(即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江苏省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上,以科技创新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营造亲商爱商的浓厚氛围,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科学智能精细管理等手段,实现新时代10年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个万亿级台阶,达到12.3万亿元,GDP排名全国第二,交出了非常耀眼的成绩单。

二是以江苏看徐州,后来者冲在前。徐州市和阜新市一样,也是以煤为主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但其用十年时间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大力实施采煤塌陷区治理、荒山绿化、水系治理,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徐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快115家重点工业企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贾洼区作为转型成功的典范,主要经验有四点:一是坚持项目带动拓展生存空间,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增减挂钩,创新模式,推进采煤塌陷地复垦工作;二是坚持开源节流,谋求生产空间;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优化生活空间;四是坚持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空间。2022年,徐州市GDP达8458亿元,排行江苏省第六,居全国第28位,而大连作为辽宁省第一名以8431亿元排行全国第29位,这就是我们和江苏的现实差距。

三是以徐州看科技城,高精尖新突破。徐州“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的关键支撑是人才。以淮海科技城为例,已集聚院士8人、高层次领军人才51人、高技能专门人才153人,各类科技人员8000余人。整座城市都在厚植企业创新发展“肥沃土壤”,70%有效发明专利“企业造”,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GDP超过3%。可以说江苏各个城市都充满着科技的力量,科技的冲击力作用力体现在每个行业,仅科技城就与上海交大、中国安科院等4所国内一流院所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已认定国家高企2家,规上企业2家,授权专利超20件,校企合作的浓厚氛围充满着整个城市。淮海科技城自2017年1月设立,以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新产业孵化器、创新企业集聚区为目标,仅用5年的时间在2022年就实现了总产值150亿元,完成税收5.2亿元,入驻企业一千余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2家,专利授权1597件。

二、从表面到深层,以嵌入式融入探寻现实差距

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做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是我这半年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坚持一有时间就扎进园区、企业、乡镇、村屯,在别人成功的地方寻良方、求真经、找差距。与江苏省相比,我们在很多领域还存在短板与不足。一是在产业发展上,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传统产业比重大,数字化转型水平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足;产业链条偏短,大部分处于分工链条的中低端;行业领军企业数量少、质量不高,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二是在科技创新上,还需加大投入力度,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国水平;科技型企业群体还不够壮大,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够,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还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问题。三是在营商环境建设上,有些同志靠前服务意识不强,主动上门送政策、搭平台力度不够,尊商敬商、亲商安商氛围还不浓厚,数字政府建设起步晚、基础弱,“阜政通”应用场景还不丰富,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办理可能还有差距。四是在干部的能力素质上,干部队伍整体专业化程度仍然偏低,“专家型”干部数量少;一些干部主动性不强,不同程度地缺乏担当精神。

在认真学习江苏省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先进的理念观念、创新的思路举措、务实的工作作风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有几点启示:一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根本遵循,必须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着力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不断将自身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是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必须抓紧补齐短板弱项,努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四是干部是决定事业的关键因素,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人才保障。

三、从客观看到主观干,以互动式跟进打破思想桎梏

通过跟岗学习,我感到,徐州乃至整个江苏具有强烈的发展和机遇意识,始终在观念上先人一步、在工作上高人一招、在效率上快人一拍。为此,我积极学习徐州精神,在跟岗学习中坚持思想先行、知行合一。一是不断解放思想。经过跟岗学习这段经历,我更习惯于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系统的分析问题,跳出现象看本质,更会干了,更善于边工作边总结,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而实现自己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如在接待省交通厅环境卫生检查和清河门区农业局参观过程中,我感到比以前更会总结了,思维高度也提升了,这是我的变化,也是我的成长。二是转变营商理念。经过跟岗学习,我对营商环境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招商的本质不是引入商家,而是对资源科学系统合理的组合。留住企业的本质不是比政策有多优厚,而是掌握企业需求到底是什么,单纯比政策就可能陷入攀比陷阱。比如我们能给的土地配套零地价、税收三免五减半的政策,这些江苏也能做到,并且江苏的地理条件区位优势气候条件均高于我们。营商环境的本质是关爱,人与人之间只有把心交透才能把事做好,有信任作为前提才能谈发展。所以,如何让企业家感受到我们的真心,感受到我们的诚意才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三是提升领导思维。党的事业的发展关键在干部,在于干部的信心和决心,江苏的干部能做到的我们也能,江苏的优秀是可以学习的。经过跟岗学习,我感到,管理应该五分像军队令行禁止;三分像学校教书育人,不能只自己会,要各尽其责;二分像家庭,要有温暖和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打造一支团结向上、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