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在特教岗位上,她以“春蚕成丝,蜡炬成灰”的爱心,“想特殊儿童所难,教特殊儿童所需”的细心,“心专一事,达成一志”的耐心,用心、用情、用爱撑起特殊儿童的未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特教事业的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在23年的特教生涯中,“爱”始终是她工作的主旋律,她把最深厚的爱都奉献给了她的“折翼天使”们,她就是阜新市师德标兵、阜蒙县启智学校教师甄春清。
这份爱是“母爱”,以深情雕暇玉
自从事特教岗位第一天起,甄春清就担任班主任工作。从此,“让特殊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成为甄春清的工作信念。为孩子们擦鼻涕、洗脸、洗手、陪着去如厕、提裤子、系鞋带,便成为她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她像母亲一样,呵护、关爱着班上的每个孩子。
为了帮助班里一个女孩子学会处理生理期卫生问题,甄春清无数次陪着孩子一起进卫生间,手把手地教孩子处理生理期卫生问题。
为了教孩子正确发音,甄春清无数次把学生那沾满口水、脏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喉咙上、送进自己嘴里,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声带震动和正确舌位。尽管她的唇舌多次被孩子误伤,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成为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在旧校址时,受条件限制,孩子们自备午饭。有一天,甄春清发现班上一个女孩儿因家庭条件拮据,饭盒里只带了米饭和咸菜,她就把自己饭盒里的菜拨给女孩儿吃儿。自此,甄春清总会多带一些菜,每天都拨给女孩儿吃。
这份爱是“仁爱”,以坚强织补残缺
对特殊儿童而言,除自身患有各种疾病外,发生意外的机率也高于正常孩子。多年的特教工作经验,让甄春清积累了大量急救知识。面对不定时发病的学生,甄春清就是“医生”。
一次,班里有一个孩子癫痫病突然发作,为防止孩子咬伤舌头,她把手放到孩子嘴里,孩子死死地咬住了她的手,她忍着剧痛,与其他陆续赶来的老师一起合力救孩子,呼唤孩子的名字、按压人中穴、拨打120……直到孩子恢复了意识,甄春清才抽出了那只血淋淋的手……她不顾手部疼痛,紧随医生步伐,寸步不离地陪在孩子身边。
为更加及时、专业地救助发生意外的孩子,她还通过网络购买了大量急救知识相关书籍和视频,提升自己的急救技能。
2020年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自闭症学生家长向甄春清求助:“孩子不会戴口罩啊!”面对家长的焦虑,甄春清看在眼前、急在心里,她深知特殊儿童很难接受外界突然的变化。为此,甄春清将卡通的戴口罩视频分解成小步子,用结构化的方式录进微课,帮助孩子理解;同时,指导家长在游戏中利用注意力转移、结合最新的防疫故事绘本、正向行为支持等方式引导孩子戴上口罩。
这份爱是“师爱”,以初心深耕特教
为更好地教育学生,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甄春清不断地学习更新特教理论知识。
教学中,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围绕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的需要构建课程目标,为这群特殊孩子融入社会、回归主流做好准备。
她不仅亲手制作教学道具,讲课还极具耐心,学生一遍学不会,她就讲三遍、五遍,直到学生学会为止;特殊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弱,她就课前搜集大量图片、视频、实物,并带进课堂,让学生真切地看到、摸到、听到、从而学到;家长对孩子期望过低,她就一遍遍地打电话激励家长;在班级群里转发学生在校学习视频,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点燃家长心中的希望。她还在班级群里布置“家庭作业”,形成家校合力,帮助孩子更好成长……她坚信:只要有爱的坚守,特教定会有馥郁的春天。
“送教上门”是启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送教工作中,甄春清跋山涉水深入到位于村屯的特教儿童家中进行辅导,她的足迹踏遍我县各个乡镇,仅每学期送教路程达1000公里以上。为提高送教效率,节省路上的时间,她常常自带饭盒在路边简单吃一口,来不及喝水,更顾不上烈日严寒,便前往下一家送教。回到学校,她还要伏案桌前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实现“一生一案”,做到送教学生每人有周计划、月计划和学期计划。
甄春清的真情付出也得到家长的感恩。特殊儿童小天(化名)的家长激动地告诉记者:“自从孩子上了启智学校,发生了很大改变,以前不敢抬头说话,现在能简单说一些句子了,甚至能够熟练使用‘小度’软件。每天上学能够和家长主动说再见,放学后能主动帮我干家务活儿。”
甄春清在日记本上写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能用我的汗水改善我校残障孩子的生命质量,让他们的生命变得有意义,那么我愿意用我单薄的臂膀和一颗滚烫的心换得他们充满绚丽色彩的生活。”她也是这样用满腔热情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用爱心和责任把温暖的“阳光”送进孩子的心坎里。
临走时,记者问甄春清,做特教老师可曾有过遗憾,甄春清目光坚定地说:“我从不曾后悔选择这个职业,我的心愿很简单,我的学生都是‘折翼天使’,命运虽然和他们开了个玩笑,但我就是想通过我的努力,帮助他们织补残缺的翅膀,让他们学会自理、学会自立、学会飞翔,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后记:
没有什么职业自带高尚光环,有的只有那一群人、那一些事,当我们一页一页翻看的时候,我们会感动于他们所做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当我们用心品读这些平凡小事时,时常忍不住热泪盈眶、潸然泪下,不禁感慨,原来一份职业背后,会有那么多的艰辛!在这个特殊学校里,虽没有桃李满天下的甜蜜、没有朗朗读书声的陪伴,却有一种叫做“难以割舍”的坚持。老师们把一份特别无私的爱给了一群特别的孩子们,将他们的“特殊”融进了社会,融入了生活,使他们变得“不特殊”,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即使前路漫漫,他们也会一往直前、步履不停,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些“折翼小天使”展翅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