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匍匐于家乡的土地
□ 戴 晓
(一)
明日,将去沙拉
今晚,夜梦乾隆
莫非这土地与皇帝有渊源
我不敢这样想,但那梦来的好巧
梦里一位皇帝前来
递给我一枚印章,有龙纹的痕迹
祥云打开,一片又一片
那龙纹的鳞片全都变成了雪花
停留又继续,草木山川开满吉祥
这是不是腾格尔的意旨让我前往
那雪花上有龙纹的痕迹,深到远古
梦醒,翌日清晨
整装待发,前往玉龙的故乡
去寻找那龙纹的脉息
(二)
沙拉镇坐落于阜蒙县东南
犹如明珠土埋日久深
忽然大风吹土去,换了新颜
文化广场上的蒙古舞,依柳翩跹
像蒙古民族的悠悠长调,诉说着
朝代村蒙古民族的兴旺与发达
我忍不住赞美你
像蓝莲花一样的绽放
我也忍不住赞美你朴实的乡民
那满含泪水的眼眶
藏着多少对家乡的爱恋
我还要赞美你整洁的村舍
风随惠化春,地逐名贤好
杏花,桃花,梨花依旧的村庄
应念后套改,水月通禅
柳岸斜风仪容改,党风廉洁
春风化雨新征程,诗意满怀谱新篇
(三)
我不止一次
想要描摹你迎风的身姿
不止一次站在这家乡的土地
无数次祈祷,无数次呼喊
无数次触摸,沿着你龙纹的脉息
我聆听你八千年的汹涌波澜
噙满泪水的双眼啊!让我彻夜难眠
我不止一次轻轻地捧出灵魂
我不止一次深情地跪下来
我不止一次轻轻地叩问
那农耕的草屋
那墓葬的窑穴,灰坑
那石刀,石斧,石铲
那龙纹陶片,蟾蜍纹陶
那浮雕龙纹,石堆塑龙
将随云图腾的历史演化至今
我在玉龙的故乡夜闻龙吟万里长
我在玉龙的故乡日闻龙吟万里长
当我匍匐于家乡的土地
当我匍匐于玉龙文化的博大深远
我突然相信了《易经》里说的
潜龙在渊,随云上天
潜龙在渊,一飞冲天
沙拉镇必将带着这深厚的文化底蕴
像龙一样腾飞在华夏的土地
龙吟万里长
无关之物
——拜谒查海遗址
□ 小 萸
一只鸟,落在红色屋顶
她吻桃花伸向天空的手臂,倾吐
前尘爱恋
我不敢探究万物之言,我那么卑微
此时
我是一条鱼,匍匐八道河
回归,母亲的河水
那时,先人们住草房
穿草裙,耳佩、玉玦
她们用石刀,玉匕猎来野兽
用石铲、石斧劈山开路,耕种第一粒粟
她们用陶罐,陶钵盛装圣水
神龙庇护的中华第一村落
第一缕炊烟,从那里袅袅升起
一片云朵,飘过微澜的银色水域
岸边的垂柳,白杨绿成春的颜色
那些看似无关之物,我不敢说
与一条鱼,无关
在查海村
打开岁月的珍藏
□ 其木格
以虔诚的叩问
捧出石头的心跳
以起源的山水,生发遐想
查海村的方言,是我的乡愁
语调里每一个朴素的皱褶
都在指认来处
玉器、石器、陶器、石堆塑龙
这些浩荡的沧桑
都被视为至亲
村路上,小桥边,时间之外
我置身其中
欢喜、深爱、热泪奔涌
沁园春·查海遗址抒怀
□ 李春锋
塞北明珠,绕阳河畔,思绪无边。望山川姿色,云蒸霞蔚,松涛阵阵,流水潺潺。垂柳怡人,香风拂面,正是人间三月天。趁春色,访先人足迹,快意流连。
八千里路求源,寻根脉、魂萦一梦牵。使铅华洗尽,身临净土,跪朝吾祖,心静如莲。玉玦雍容,纹陶典雅,风物长存万古传。时运好,看玉龙腾起,直入云端。
在沙拉镇
探索中华文明源流
□ 小 雨
1
沙拉镇 是一个收藏了八千年历史的地方
倚在绕阳河畔
荡漾的河水
波光潋滟 描述着
查海的陶罐 石器 玉器 石堆龙形
流出的古韵
在沙拉镇 悠扬了数千年
2
当万物开始苏醒 我们从城市
抽出身子
与沙拉镇朝代村 有了一次最美的约会
他们用最淳朴的蒙古舞
迎接了我们
欣喜 在朝代广场
起伏、跳跃
3
从朝代村到朱家洼子村
一条干净的小路
我们越走越深
红艳艳的大字“新时代”“新征程”
激情万丈
我伸手触向
写着“平等、和谐、民主、富强”的墙壁
一股暖流
涌向我
4
我们 不是简单看风景
而是让风景检查一下我们
肺腑中还有多少激情没有丧失
神女的陶罐装满了历史
石砌的龙是镶在查海的宝藏
每一块石头 都折射出古老的影子
每一片印着龙鳞的陶片
都闪着文明的曙光
繁花占据了查海遗址的阵地
把四月,肆无忌惮地
染红
5
石雕神人面像 龙纹陶片 石器农耕
还在
之字纹陶 龙形堆石
还在
被怀揣烈火的汉子用过的石器
静静地坐在屋里
我在遗址徘徊听猎猎风声翻动树叶
在各种石器的纹路里
寻觅 他们农耕的足迹
想象 他们的血液是如何沸腾
他们的膜拜是如何虔诚
6
逝去的,已无法返回人间
查海遗址的阳光
在安静的时光里挪动步子
不知名的小草从青石板的缝隙里挤出来,
伸出小手
想弄出点动静 给自己涂上一笔色彩
而我 也是其中一株
在沙拉镇
衔住一枚音符,种在自己
苍白的诗句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