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慰问防疫一线卡点工作人员
  政务服务进驿站 村民门口把事办
  免费为我县部分单位消毒消杀
  核酸采样注意事项
  守住“一米线” 守护“健康线”
  同心“战疫”  彰显忠诚本色
  严防死守  消除火灾隐患
  为抗疫人员免费送餐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3-17
 
守住“一米线” 守护“健康线”
2022-3-17
 

近期,我省一些地区散发新冠肺炎疫情,加强自我防护显得尤为重要。但有群众反映,在一些公共场所排队时,尤其是在一些核酸检测点,依然存在不保持一米安全距离甚至聚集、拥挤的现象。“一米线”是为了避免人员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而建立的防护屏障,“一米线”的缺失,势必会埋下交叉感染的风险隐患。

“一米线”是一条“健康线”。疫情防控专家多次强调,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人与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飞沫传染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一米线”看似苛刻,其实是一道“安全防线”。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防止人群聚集的“一米线”发挥了很大作用。作为守护安全健康和文明秩序的重要举措,“一米线”还被北京、广州等地写入地方立法。当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自我防护这根弦丝毫不能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仍需自觉守住“一米线”,确保疫情防控不留空白、不出漏洞,才能及时有效阻隔疫情,防止疫情蔓延。

守住“一米线”,就是守护“健康线”。广大市民要增强“一米线”意识,在公共场所排队、进行核酸检测、就医就诊、办理业务时,自觉与他人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与此同时,“一米线”也应该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相关管理部门要在公共场所设置明显的“一米线”标识,提醒人们有“线”需守。

保持距离是关照,一米外的笑容更动人。常态化疫情防控更应让“一米线”成为生活日常和行为习惯,只有人人都筑起第一道防线,才能共同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辽宁日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