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下一版>>
  在“营”商中“赢”商
  建基地强制造辟通道阜新县新能源产业“风光”无限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4-3-11
 
在“营”商中“赢”商
——我县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2024-3-11
 

  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最亮的“名片”、最好的“招牌”、最强的“吸铁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

过去一年,我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滚石上山的毅力,全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奠定坚实基础、积聚强大能量、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显示,2023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全部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增速高于全国、全省;粮食产量连续3年突破31亿斤,获批国家级玉米和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重点县,获评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各县区之首。

今年,我县聚焦重大优质产业投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重大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等重点领域,开展四季招商攻势,主动登门拜访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央企国企、实力民企,集中力量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迅速形成一批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引擎”。加强与国家部委、省直部门的沟通,积极寻求支持,争取更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生产力项目布局落地。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确保重大项目审批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再打造一批“阜新速度”项目。项目开工建设以后,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任务书,打好攻坚战,用目标倒逼责任,用时间倒逼进度,用督查倒逼落实,确保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按序时进度计划顺利推进。领导干部带头深入项目一线抓协调、抓督查、抓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重点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伊吗图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储备林二期项目融资到位。加快推进闲置办公用房、闲置粮库以及温泉闲置资产、雨润闲置资产盘活,推动闲置资产变为增收活水。

同时,加快推动新能源、绿色食品、智能铸造、精细化工等产业改造升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4个百亿级产业,提高传统制造业竞争力。发挥伊利乳品“智能工厂”和排山楼金矿“5G+智慧”矿山改造项目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发展科技服务、金融保险、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文体康旅融合一体化攻坚行动,深入实施“伴手礼”“后备箱”工程,积极赴外宣传推介,加快构建载体平台,统筹抓好市场化运作,打造本地“伴手礼”“后备箱”品牌。发展总部经济,围绕优势产业、做强特色产业,瞄准“头部”企业,推动“总部”落地,并通过多元化举措做实做优总部经济生态,推动产业行业融合升级、协同发展。深入实施“3·5·10”工程,确保今年培育6个3亿元以上企业。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商业模式新、产业特色鲜明的优秀企业。进一步拉长壮大产业链,引进建设一批扩链、补链、强链的企业和项目,提高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我县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为确保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将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夯实“硬基础”。                         (常延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