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下一版>>
  习近平听取李家超述职报告
  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包峰“四不两直”调研燃气安全和电动自行车“不进楼...
  我县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全部完工
  搭好“党建+”平台 让寸土生金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4-12-16
 
阜新县于寺镇官营子村
搭好“党建+”平台 让寸土生金
2024-12-16
 

又是一个丰收年。前段时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举办了一场“丰收节”,村民当主角,台上载歌载舞,台下掌声不断。一项单产提升奖赢得满场喝彩,一亩地玉米自然水分3007斤!怎么实现的?“选好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节水滴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庆年念起了“致富经”,成绩离不开党建引领,不靠天公靠科技、搭桥铺路谋振兴,昔日“穷窝窝”才变成今日“金蛋蛋”。

张庆年兴奋地告诉记者,如今,村集体年收入达到4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和2009年相比,简直天壤之别。那时全村642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占了四成;“小伙难娶、姑娘远嫁”;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零——刚刚走马上任的张庆年面对一本“难念的经”。

想要“土里刨金”,先把土地搞活。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土地整合共享平台,提出“按等定价、集中连片、共同受益”土地整合模式,“金钥匙”一下解了“土地细碎化”这把“锁”。“单亩地价由2019年的240元涨到今年平均900元。” 张庆年笑着说,在大规模集中经营基础上,以数智化为农业赋能,精确管控水肥、微量元素等,让寸土生金。

提高经营性收入,还要解决“人往哪里去”。村党总支科学规划,在村周边打造东养殖、西高产田、南林果、北棚菜四大产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让村民人人有事做、守家在地就能挣钱。现在,官营子村有高标准蔬菜大棚几百栋,是远近闻名的果蔬批发村。村民霍相卫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我家里有两个蔬菜大棚,还种了200多亩玉米,今年收入预计能超过30万元。”

小农户面对大市场时,“单打独斗”肯定吃亏。这几年,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起来,专业合作社办了起来,村党总支统一提供技术、培训、品牌、电商等服务,粉条、大米、小麦粉这些乡间好物印上了“官营子”商标,经过农产品溯源平台认证后,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

回顾这么多年的奋斗路,张庆年认准一个“干”字。他认为,官营子村的发展模式是完全可以复制的,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好“党建+”之路,日子一定越来越红火。

(辽宁日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