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包利滨 宋彦春)
“十三五”时期,我县教育系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面貌发生新变化,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我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7所,新建、改扩建园舍面积2.9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606个,实现了扩容、提质、增效。投资2.1亿元改造薄弱学校45所,拆除平房4.5万平方米,新建楼房10.2万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校全部实现楼房化、标准化教学办公,投资3050万元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职教中心建成了5800平方米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大楼和1000平方米的现代物联网农用温室并投入使用,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全县招录新教师570名,优化教师队伍,为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8%,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99.9%,高中阶段毛入学为92.3%,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义务教育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顺利通过国家基本均衡发展验收;普通高中加强了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教学质量逐年提升,2018年、2019年,我县均有考生考入清华大学;职业教育加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县域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已成为我县教育的亮丽名片;依法依规支持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十三五”以来,我县聚焦全面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建立了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累计资助贫困学生6.6万人次,资助金额5100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1万人次,贷款金额13622万元,切实提高教育资助育人成效;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52所中小学校,受益学生4.2万人;特殊教育实施全纳教育,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多元选择,确保我县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并阳光分校、分班,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明年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县教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夯实教育发展进程,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二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高中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民族教育实现品牌效应,各类教育协调、有序发展。三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满足自治县教育发展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