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富了农家 乐了游人
  推广普通话 传承红色基因
  希日塔拉公园:一池花开为荷来
  情暖军功章  映红少年志
  “共享菜园”——党员与群众的“连心桥”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08-1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赴佛寺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推广普通话 传承红色基因
2025-8-14
 

  本报讯 近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践团队到佛寺镇“禾土书屋”,开展以“推广普通话,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搭建起感悟红色文化、学习普通话的多元平台。

“禾土书屋”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文化地标。书屋创办人佟立教授表示,推广普通话不仅是语言沟通的需要,更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桥梁。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提升语言能力,学会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世界。

活动围绕“红色宣讲+普通话实践”进行。在红色宣讲环节,志愿者们化身“红色讲解员”,用孩子们易于理解的语言,生动鲜活地讲述了“两弹一星”功勋王淦昌从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回国,到隐姓埋名投身核试验研究,还原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动人故事。随后,志愿者们展示了今年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举办的辽宁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红船模型,并结合动画短片,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红船精神的内涵。在热烈的互动氛围中,孩子们对革命先辈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国情怀悄然萌芽。

为了让普通话学习摆脱枯燥感,团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游戏。“绕口令接力”中,孩子们争相挑战;“汉字拼图”游戏里,大家分组合作,用偏旁部首拼组新字,孩子们兴奋地分享自己的发现;“多音字闯关”环节通过情景问答,帮助孩子们区分多音字的不同用法。志愿者们还准备了生僻字卡片,结合书屋藏书中的民间故事,详细讲解一组生僻字的含义,让孩子们在故事中理解字义,加深记忆。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少数民族儿童搭建了学习平台,更以文化为桥,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让孩子们在红色故事中厚植爱国情怀。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廖龚程)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