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富了农家 乐了游人
  推广普通话 传承红色基因
  希日塔拉公园:一池花开为荷来
  情暖军功章  映红少年志
  “共享菜园”——党员与群众的“连心桥”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5-08-14
 
国华乡两家子村“乡村采摘游”
富了农家 乐了游人
2025-8-14
 

  日前,国华乡两家子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这份荣誉的背后,是该村在文明新风培育与生态产业发展上的双向发力、相得益彰,更凭借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一大早,两家子村的农家院经营者丛丽便在门前忙碌起来。她仔细清理着刚修剪下的柳树枝条,麻利地将其集中装车运走。

丛丽说:“早晨起来收拾收拾卫生时,发现门前这个树枝子有点往下垂了,怕来吃饭的游客磕碰到,所以就修剪了一下。政府部门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条件——河堤修了,公路的道边上铺上砖,所以我们都非常爱护环境。每天,我们都把自家门前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坐落于闾山余脉脚下的两家子村,坐拥“两山夹一沟”的独特地貌,自然资源丰富,景致如诗如画。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质攻坚工作,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明乡风滋养着家家户户。

村“两委”班子成员抓住机遇,依托村里6000亩果树种植的优势,带领村民深耕乡村旅游。昔日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周边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目的地。

据国华乡两家子村农家乐经营者姜辉介绍:“进入八月份,像八月红桃、香水梨、早熟梨、李子、早熟的葡萄都熟了。现在家门口车水马龙的,游客多了起来。2004年,我们家开始经营农家院,到现在快22年了。与种植大田相比,收入翻了几番。”

如今的两家子村,年接待游客量达11万人次,旅游年收入突破350万元,带动800余人吃上“旅游饭”。村民人均从旅游业中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80%。

国华乡两家子村党支部书记牛忠华表示:“我们修建了环山公路,目前,正在建设民宿,力求让游客来得更方便,玩得更尽兴,住得更舒坦。”                         (季 哲)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