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关于进一步推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
  关于加强弃管小区管理的建议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4-1-9
 
关于进一步推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在政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
2024-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这既是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文旅产业实现飞跃的必由之路。近期,按照组织安排,我有幸代表我县外出考察先进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推介我县文旅产品,从中对我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远景进行初步探索,希望能为全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我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查海文化、青铜文化、辽金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在这里交融传承。、目前,全县已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非遗项目达到100项,文物保护遗迹点达615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个。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1家、旅行社12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健康旅游示范单位2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克服各种不利影响,加快实施文旅融合项目,不断创新文旅产品,优化文旅服务,使文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4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1亿元,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回顾多年来我县文旅产业发展历程,无论是纵向反思,还是横向比较,均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延缓和制约着我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主要表现在:

(一)文旅产业融合紧密度不高

自2018年年初开始,全国各级文化、旅游行政部门进行了整合。2019年2月,我县由文化、旅游、体育、文物、广电等五大局组建成立了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结束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这五家单位职能整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重大调整。然而,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相对缓慢,切入点不多,成果重量不足,没有达到“1+1>2”的效果。

(二)文旅产业投入力度相对较少

受限于企业自身能力,我县的文旅企业,单体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也有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企业面对市场风险有所顾虑的因素,造成企业无法或者不敢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各级政府财力有限,单纯用于支持文旅企业发展的资金不足,只有国家“旅游厕所革命”补助资金、辽宁省助企纾困冰雪项目资金等几项,单项资金规模不大,助推作用不明显。

(三)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不明显

近年来,我县一直致力于推进“一心四区”的发展格局部署,虽然南部以海棠山风景区为核心、东部以十家子玛瑙小镇为核心、西部以东梁温泉城和佛寺镇为核心、北部以乌兰木图山景区为核心的“四区”布局初具规模,但以县城区为核心的“一心”建设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的今天,县城区的游客集散中心、文化展示中心、产品销售中心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不利于拉长产业链、增加游客驻留时间,难以获取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进一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要推动全县文旅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必须要补短板、解难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进文旅产业融合走深走实

一是以征集文旅宣传口号、制作文旅品牌LOGO、推出文旅形象代言人或吉祥物、拍摄制作文旅宣传片、制作文旅招商图册、开发带有地方特色及民族元素的文旅产品,形成我县文旅产业VI体系,以增强文旅品牌辨识度、吸引力;二是深入实施文化演艺进景区,坚持活动常态化、演艺模式化,可以借鉴“千古情”系列歌舞表演等形式,发挥蒙古贞乌兰牧骑的专业文艺团体优势,创作、演出具有我县文化韵味的演艺剧目,把民族文化、非遗展示等服务项目向景区延伸;三是挖掘、赋予景区景点文化内涵,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与历史建筑、各类遗存相结合,加以提炼和加工,提升文旅产品的内在价值,优化文旅产品供给,通过发展新业态,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产业链。

(二)加大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力度

今年,我省出台了《辽宁省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六大方面二十四个小项上明确了资金政策支持,进一步稳定和激发了从业者的信心。为此,在激励、指导文旅企业明确目标,开展相应创建的同时,要以县委主要领导提出的“双一二三四”工程为抓手和工作方向,给予必要的资金政策扶持。职能部门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提供坚实财力保障。鼓励各类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经营文旅产品,使我县在旅游宣传推介、发展新业态、项目建设、推动景区减轻对“门票经济”依赖性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全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程。

(三)加快文旅产业核心区建设进程

进一步发挥和彰显县城区应有的中心作用,使其成为推进产业发展和拉动“四区”进步的助推器,要以县城区为重点,补齐文旅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针对现有的文化中心面积不足、多个文化场馆聚集、难以发挥更大展示、教育、研学作用的现状,以及县级文旅集散中心尚未建立,缺少大型的展示、展演、展销活动场地、场所等问题,谋划文旅项目建设,做到高起点布局、高标准建设,达到服务全面化、功能多样化,推动文旅设施优化升级,引领我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推进景区产业、餐饮住宿、旅行服务、生态休闲农业、商品贸易一体化发展,为实现我县“提能增效优环境、跃级晋位当排头”的强县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