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家园的美好向往,也承载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人民情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厚重底色,小区管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如果一个小区被弃管,轻则影响居民工作生活,重则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翻开普通人的心愿单,既有山河锦绣、国泰民安,也有增收致富、和谐幸福。就如何加强弃管小区管理这一问题,我进行了调研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一、基本情况
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住宅小区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家园。小区管理得好,居民居住体验就好,反之则不然。目前,我县共有小区149个,其中,有物业管理的小区52个;弃管小区96个(含55栋单体楼),占我县小区总数的65%,涉及居民约1万户。我县现有19家物业企业,但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物业管理行业市场化机制尚不完善,加之部分居民存在排斥心理,物业企业接管困难重重。而且,弃管小区基本为老旧小区或单位自建房,物业弃管或从未有物业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为其引进物业企业管理具有一定难度。
二、存在问题
一是小区规划落后,配套设施不齐全。2000年后建成的小区没有改造政策支持,房屋大多年久失修,外墙风化,私搭乱建严重,小区封闭性差;小区路面破损,供水、供暖、污水管线老化,化粪池得不到定期清理;消防设施设计标准低,没有专用消防泵和消防控制柜,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二是物业费收取难,影响正常运行。目前,我县物管公司规模大小不一、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管理水平低,存在重收费、轻服务现象,易激化业主与物业矛盾。部分业主因物业服务不到位、质价不符、收费标准、用途不透明等原因,拖欠物业费现象普遍存在,影响物业企业正常运转。
三是居民成分复杂,思想意识淡薄。弃管的老旧小区流动人口比重大,居民成分复杂,部分业主文明自律意识不强。另外,外来务工人员非本小区常住居民,缺乏对小区公共环境及基础设施的爱护,生活垃圾随意乱扔乱倒,楼道内障碍物较多,居住环境脏乱差,增加了物业企业接管成本。
三、工作建议
一是加大弃管小区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凡事“宜未雨绸缪,毋临渴掘井”,加强弃管小区管理要从思想、人员、资金等方面入手,逐步推进。思想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花钱购买服务意识,以服务促收费,以收费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人员方面:增加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探索机关干部挂职、社区聘用专门人员等方式,弥补工作人员不足的难题。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竞争,增加市场份额。资金方面:政府每年拿出固定资金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用于弃管小区的房屋维修、绿化保洁等工作。同时,按照《物业管理条例》要求,合理使用房屋维修资金对弃管小区进行维护,降低物业企业接管难度。
二是规范物业企业管理行为,破解收费难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秉承“奔月者不惧黑夜,寻芳者不畏荆棘”的精神,加强对物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全县物业行业诚信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同时,加强对物业企业的监管考核,促进全县物业服务队伍素质和物业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明确物业服务事项和收费标准,依法从严查处超标收费、降标服务、违规经营等问题。或严格按照《物业管理条例》规定,指导业委会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选聘物业企业,切实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另外,通过督促物业企业提升小区公共设施服务功能和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赢得业主认可和支持,提高业主主动缴纳物业费的积极性。
三是探索群众自行管理模式,提高自治意识。对无法引进物业管理企业的弃管小区、弃管楼,职能部门要有“矛盾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退缩”的勇气,探索多种管理模式。如,在社区组织下帮助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经业主大会通过,成立物业服务中心,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权限及责任,优先吸收本社区业主就业,为住宅小区提供管理和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实行自我管理。通过采取自助管理模式,业委会还可以定期发动小区业主自觉自愿地参加美化、绿化、保洁等公益劳动,管理维护小区设施,增强业主主人翁意识、自治意识和归属感,做到弃管小区、弃管楼区域内环境优美、整洁、安全。
总之,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做好管理服务,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不做“旁观者”和“局外人”。民生事项千头万绪,补齐短板也非一日之功,但上坡路虽难走,力行则将至;顶风船难开,笃志则必达。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定能寻求破解良方,根治多年顽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