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下一版>>
  做新时代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生态屏障筑防线   ...
  跨省“相牵” 文旅“出圈”
  黑土地上的“绿色生意经”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4-29
 
我县积极推进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
生态屏障筑防线    绿色经济促振兴
2025-4-29
 

本报讯(记者   明  月  何连江  秦艺铭) 今年,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千里阻沙带”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堵风口、建屏障、系统治理”工作要求,我县立足县域生态安全格局,确立以“沙化林草地综合植被综合盖度达到60%”和退化林修复9.78万亩为核心的年度攻坚目标,坚决为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作贡献。

牤牛河畔是科尔沁沙地南侵的关键风口,曾饱受风沙肆虐。自4月18日起,国有牤牛河林场在此打响“堵风口”战役,启动牤牛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全长14.5公里,面积350亩,采用机械工程整地,以杨树、柳树、沙棘混交模式造林,每亩栽树110株。林场组织专业队伍,每日投入大量人力和机械设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如今,这片土地正逐渐披上绿装,有效遏制了风沙带来的危害。

在辽宁“千里阻沙带”——牤牛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种植杨树,沙棘等植物。栽植混交林,能够有效增强防护林的防护功能,更好地发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县林草局副局长张莹介绍,目前,“三北”六期工程、科尔沁沙地南缘综合治理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我县沙化林草地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为我县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为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作出林草人的贡献。

于寺镇官营子村位于科尔沁沙地边缘,风沙土分布广、沙化耕地占比高,曾是生态治理的难点区域。近年来,官营子村秉持系统治理理念,推进全域海绵化建设,成功改良大量沙化耕地。在此基础上,村里规划实施千亩酸枣树种植项目。利用农田防护林网防风固沙,结合海绵化治理工程保障灌溉用水,借助“水肥一体化”等科技手段精准种植,并延伸产业链发展酸枣深加工。该项目不但可以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而且能够大幅增加村集体和农户的收入。

官营子村党总支书记张庆年告诉记者,这块地原本不适合种树。进行坡耕地治理后,已经栽上了松树和枣树。这就是生态+经济模式,山枣深加工有很好的经济前景。通过10年持续不懈的绿化,目前,官营子村造林面积达1.8万亩,绿化面积达34%,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