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台风机日夜不息,一块块光伏板熠熠生辉,签约奠基、开工建设、竣工达产……新能源项目接连落地开花,绿色经济发展绽放勃勃生机。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追风逐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彻底改变依靠煤电等传统能源发展的局面,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我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大唐、华润、华能等29户新能源企业累计投资190亿元,装机容量245.7万千瓦,占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的51%。
在老河土镇敖龙村的广袤田野上,一座座高约百米的白色风车傲然耸立、随风“起舞”,唱响了绿色低碳“大风歌”。“我们所能看到的这些风电装备,仅仅是公司在阜新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一隅。”华润新能源(阜新)风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艳介绍,这个风电场总容量97.5万千瓦,去年累计发电量3亿千瓦时。
丰富的光热、风力资源为我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光电、风电产业发展条件。基于此,我县紧扣“国家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攻坚战,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任务,精准分工,不断推进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围绕“产储用”三位一体发展思路制定实施方案,以“用”为引领,谋划“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园区、全额自发自用等就地消纳模式及双边电力交易或大客户绿电交易等方式,全力打造“电价洼地”,破解项目能耗指标问题,引入先进高载能高效益企业。
我县还聚焦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积极谋划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动能。其中,重点引进和建设风机、叶片、动力电池、逆变器、风机变流器等系列产业项目,推进力达铸造风机机架、轮毂、轴承座等风机铸件项目,积极推动远景能源阜新风电产业链项目、中清新型高效光伏组件与高效电池智能制造项目等。
为激发企业投资热情,营造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我县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为各类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提供“保姆式、跟踪式、终身式”服务,全力打造办事程序更简化、办事态度更热情、办事理念更先进、办事成本更低廉、办事方式更快捷、办事成效更显著的投资政策洼地,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办得好、都受益”。
当前,我县正在加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有序推进华润、国电投120万千瓦风电项目;积极推进三峡、国核40万千瓦风电前期工作办理,远景、中清等新增负荷产业项目早日开工,华能阜北风电场“以大代小”等容量技改项目;支持阜新力达与三一重工合作的年产8万吨风电装备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25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500万千瓦。
决胜战仍在路上。在充沛的干劲下,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能源优势不断转化成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我县全力奔跑在绿色转型的赛道上。 (常延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