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经验交流会在...
  高举旗帜跟党走 挺膺担当作先锋
  套种玉米大豆  实现“一地双...
  新闻速递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11-21
 
套种玉米大豆  实现“一地双收”
——于寺镇官营子村农业生产见闻
2025-11-21
 
“农技专家耐心地指导大伙儿尝试大豆玉米套种,在确保玉米不减产的基础上,增收大豆,助力粮食稳产丰收。”站在田埂边,于寺镇官营子村党总支书记张庆年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过去,农户一直以传统的方式种植玉米,方式单一,效益不好。今年,官营子村试行了800亩玉米大豆套种模式,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加持和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实现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双重突破。官营子村通过科学种植,解锁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据了解,玉米大豆套种是利用作物的“身高差”,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大豆和玉米,在土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玉米播种密度,同时多收一季大豆。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提质增效于一体,能充分发挥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既能有效利用空间土地、提高产量,又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综合效益显著。
张庆年介绍,推行玉米大豆套种既有产量保证,又有大豆补贴,除去土地承包费和种子、化肥、人工等成本,亩地净收入能有1110元左右。相比以前单种玉米,效益倍增。
今年,于寺镇不断夯实粮食生产根基,落实做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单产提升行动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的思路,采取农户种植、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模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共落实单产提升面积3.47万亩,在10个行政村进行推广,其中3000亩大豆种植全部落在官营子村,包括800亩的玉米大豆套种项目。
于寺镇副镇长韩英夫说:“去年,我们就试行了相关技术,玉米和大豆产量都提高了,老百姓特别认可。今年,落实该项目的时候,各村村民都积极主动争取项目。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镇里联合农业部门为农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给玉米田配了高氮肥和高钾肥,给大豆田配了平衡肥,还发放了滴灌带、主管和施肥小车,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接下来,我们计划来年争取更多的项目面积,让更多农民受益。”
县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曹艳红说:“我们依托省农科院的技术,采用北斗导航播种、宽窄行种植、水肥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机收,实现玉米单产‘吨粮田’,大豆单产超500斤。尤其今年,在相对干旱的乡镇,套种作用发挥得非常明显,达到了避旱增产的目的,为今年全县粮产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官营子村的玉米大豆套种模式的成功实践,成为周边村庄学习的样板。张庆年表示,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技术。明年,村里将扩大套种面积,持续推广科学种植技术,让更多村民搭上“增收快车”,让这片土地结出更多“致富果”。  (常延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