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勒津民间谚语
蒙古勒津民间谚语是人们把在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精炼概括的简练语言,它集中反映了社会风气和人们的心理,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的事,用鲜明的褒贬之词加以评述,从而使人们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蒙古勒津谚语颇具地域性,哲理性强。它可分为时政类、生产生活类、节气时令类、婚嫁类等多个类别,经过几代人的口授传承,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口头文学形式。
2006年《蒙古勒津民间谚语》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勒津民间绘画
蒙古勒津人从1629年就先后从土默川迁徙到阜新地区定居,在漫长的半农半牧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蒙古勒津民间绘画记录了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农牧民的生活习俗,它的诞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蒙古勒津民间绘画艺术与农牧民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和审美情趣密切相关,是我国美术百花园中最富有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的一朵鲜花。从事民间绘画的人员一般都是没有受过专业艺术训练的业余作者,他们可以不拘一格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愿望。他们的作品像一首首质朴动人的民歌,清新、活泼,内容健康,富于创造性,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2006年《蒙古勒津民间绘画》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