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严禁野外用火公告
  党史100百年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1年04月12日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2021-4-12
 

战国·孟子《离娄上》书中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什么是规矩,规矩就是知道敬畏党纪国法、心存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遵守高尚的道德品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规矩”。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来说,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规矩是生命线。规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更是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是提及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从“立规矩”“定纪律”到“讲规矩”“守纪律”,习近平同志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道德高线,划清了纪律底线,为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

把“规矩”放在首位必须内化于心。许许多多的警示案例告诉我们,漠视政治纪律是腐败现象的源头。关系是金子,学历是幌子,能力是锤子,进步要靠票子,部分腐败官员的所做所为影响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拳出击,打老虎、拍苍蝇,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塌方式腐败、整体性沦陷,都充分暴露出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已被某些领导干部视若无物。很多问题就这样滋生出来,最终就会严重危害党的肌体。思想有问题,行动必然扭曲,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紧紧抓住“政治学习、思想建设”这一主线,党员干部应始终把“规矩”放在首位,以《准则》为道德高线,以《条例》为纪律底线,内化于心,时常反省,从思想上“加”固,使党员干部练好“金钟罩”“铁布衫”,不受歪风邪气的诱惑和腐蚀,如此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把“规矩”放在首位必须外化于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发人深省。官员追求奢靡,以权谋私。商人图谋其手中权力,挣黑钱。正如片中行贿者所说,不怕官员不收钱,就怕官员没爱好。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讲正气,树正气,弘扬正气。以《准则》为道德高线,紧扣廉洁自律主题,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展现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情操。以《条例》为纪律底线,以身示人,对照组织标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一言一行做起,做到言传身教;时刻置身于群众之中,接受群众监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自觉查找个人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从思想深处反省,从方方面面做表率。把“规矩”放在首位必须行见于效。古人云:“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者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当前,一些干部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其思“为官不为”,其行“尸位素餐”,其害尤甚“贪污腐败”。干部不管事、不干事,群众的问题就难以解决,群众的困难就会被聚积放大,从而给群众造成更大的损失;干部怕出事、躲着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难以实现。讲规矩必须直击为官不为等问题,切实解决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弊病,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此鞭策自我,乘学习身边先进典型人物—张彪同志的东风,弘扬雷锋精神,坚持不懈做好事,千方百计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

(阜蒙县司法局 王  宇)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