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高温预警信号一个接一个,中暑等“高温病”也随之而来。中暑是因暴露于高温环境,核心体温上升引起的疾病,有头痛、头晕等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症状。近日,笔者就如何预防、治疗中暑等问题,采访了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卢强。
卢强介绍,中暑在中医当中被称之为发痧,可以分为阳暑、阴暑、湿暑等等。阳暑是由于高温所引起的;阴暑则是由于夏季受寒所导致,比如进出空调房等;而湿暑是由于夏天湿气重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在治疗时应当注意辨证论治。
卢强介绍,中医治疗中暑,采用的是内治法和外治法结合的方法。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轻,表现为口渴、心烦、小便尿少,并且颜色黄,可以将六一散泡水喝代茶饮,达到清热解暑的作用。而如果患者有很明显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则可选择十滴水,达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如果患者腹泻比较严重,可以选择藿香正气水来改善症状,并且在患者出现晕厥或者心慌比较明显的时候,可以结合针灸的方法,选择内关穴、人中穴等等,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师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服用以上的药物。平时也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饮食清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