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巧用工业废料 破解灌溉难题
  汇聚青年智慧 赋能产业发展
  走上“葱葱”致富路
  新闻速递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8-25
 
走上“葱葱”致富路
—— 于寺镇官营子村庆年家庭农场洋葱喜获丰收
2025-8-25
 
眼下,于寺镇官营子村庆年家庭农场的100余亩洋葱进入了收获期。
采收现场,一个个硕大圆滚的洋葱“躺”在田间地头,几十名村民正忙着进行去叶、分拣、装袋和搬运。一排排袋子鼓鼓囊囊、整装待发,田间一派喜气洋洋、“葱”满希望的丰收景象。
“今年,我们种植的是托塔娜、红博、火狐等品种。这些洋葱个头均匀饱满,产量和收入十分可观,预计亩产1.7万至1.8万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洋葱8角钱一斤,一亩地的纯收入5000元左右。二茬种植的白菜和芥菜,利润也能达到1000元。”农场负责人王岩高兴地说。
洋葱喜获丰收,大量的用工需求也吸引了村民过来打工增收。正在地里采收洋葱的村民张晋发说:“我在农场帮工一年收入三四万元。媳妇在家里经营大棚,一年收入差不多也有三四万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租金,一年赚了好几份钱呢!”
据了解,家庭农场成立以来,常年用工量超过100人,每年劳务支出200万元左右。不离乡也能打工,像张晋发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村里除65岁以上的老人外,不再依赖承包田的劳动力大都忙活起来,就近从事棚菜、畜牧、劳务等产业,很少出外打工。
依托资源优势,农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强化市场导向,拓宽增收渠道。洋葱种植采用滴灌、无害防治等多种技术,适宜的气候条件让这里种出的洋葱外皮光泽、肉质脆嫩。每到收获季节,都会吸引大量外地客商前来收购。“每年这个季节我们都过来收购。这里的洋葱品相好、质量好。”大连客商从万策介绍说。
近年来,官营子村聚焦地域特色、资源禀赋等要素,经过探索实践,确定了“一点带四区”的发展理念,以庆年家庭农场为中心,形成“东养殖、西杂粮、南林果、北棚菜”的产业格局,打造“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培训专业人才,提高产业专业化管理水平。
接下来,官营子村将把准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注重发挥特色产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以市场为引导、效益为中心,加强科技兴农,不断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用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绿水青山环抱中,一栋栋居民楼矗立在蓝天下;村部前的广场上,各种文体活动接连不断、丰富多彩;依托村里的四大产业基地,养殖、种植业蒸蒸日上……官营子村村民既享受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现代生活,又身处宜人的田园风光里,日子越过越好,笑容越来越多。(常延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